
Wednesday, 16 October 2013
Tuesday, 15 October 2013
你的頭腦創造了天堂與地獄
你的頭腦創造了天堂與地獄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那樣的人,你的頭腦創造了你的地獄,也創造了你的天堂。
關鍵在於你朝哪一個方向移動,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所擁有的人生最大的權力就是「選擇的權力」!
大腦決定了天堂和地獄,有一個著名的寓言︰
有一個人在旅行時偶然進入了天堂,天堂裡長著一種能滿足你心中願望的樹,你只要坐在樹底下,你所想得到的東西就會立刻被實現。
那個旅人己經很疲倦了,所以他睡在那棵樹下,當他醒來的時候,就立刻出現了不知從何而來的、飄浮在空中的各種美食。
因為他己經很餓,馬上吃了起來,當他吃飽了,心裡很滿足,另外一個想法從他內部升起︰「如果能有一些飲料的話更好」於是名貴的酒出現在他眼前。
喝下了那些酒,他開始懷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是不是在做夢或者是一些鬼在作弄我?」
接著,就有一些鬼出現了,他們很兇猛、很可怕,令人噁心,所以他開始顫抖,然後,有一個想法從他心裡升起︰「我一定會被殺掉……」最後,他果然被殺掉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寓言,它的寓意是,你的頭腦就是那棵可以滿足願望的樹,不論你想什麼,遲早它都會被實現。
你的頭腦創造了你的地獄,也創造了你的天堂,關鍵在於你朝哪一個方向移動,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所擁有的人生最大的權力就是「選擇的權力!」 <span>換個角度看人生大不同
另外一則老故事:
有兩個人到非洲去推銷鞋,結果兩個人回來後回報的內容是一樣的,但情緒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個人很沮喪,他說︰「這個地方鞋子是推銷不出去的,沒有市場,因為那裡根本沒有人穿鞋。」
另一個人則很興奮,眉飛色舞的說︰「太棒了﹗那裡的人都沒有穿鞋,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呀!」
一位老師在講課,其中一段是讓我們觀看投影片,內容是關於是20%的人與80%的人的區別,看完之後深有感觸。
是的,我們身邊確實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擁有常人不可理解的精力與能量,儘管外在的境遇與他人是一模一樣的,但他們依然樂觀、自信,這一類的人才擁有成功而又快樂的人生。
他們創造了自己的天堂,另一些人則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來來回回。
我有一位朋友,由於她的工作需要打陌生電話,尋找新的客戶。
有一天,一位客戶答應跟她見面,那天下著雨,她換了三輛車才來到那家公司,她剛坐定,那位客戶冷冷地對她說︰「今天請你來,就是要對你說,以後不要隨便給人打電話!」
出門的時候,她有一個念頭升起了︰「我工作生涯中最困難的事情今天發生了,今後還有什麼事比這更困難的呢?」想到這裡,她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那一刻很美妙,她戰勝了自己!這就是積極思考的力量!
當一個人擁有了這樣的力量與勇氣,還有什麼夢想無法實現的呢?
思維決定人與人的差異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哪裡呢?我認為,關鍵的不同就在於一個人的思惟模式,這一模式己經跟隨了我們好多年了,如同我們的隱形伴侶。
有一些朋友上了很多成功學大師的課,也讀了無數勵志的書,如果他的思維模式沒有改變的話,他還會是老樣子;但如果他的思維模式改變了,那就一切都改變了。
我們常說︰外在發生的一切,其實是反應我們內在心靈世界的一面鏡子。
如果我們的內在世界發生了改變,變得更豐盛,那麼,外在世界的一切也就會變得豐盛起來。夢想也會一一實現。</span><span>我在知見心理學創始人恰克博士的課上,聽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偷了鄰居家的一只狐狸,結果,鄰居找上門來了。這個年輕人正襟危坐,若無其事地與鄰居談笑風生。
他把狐狸藏在他的腰裡,當他正與人談笑風生之際,狐狸開始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他的肉,那個年輕人忍著劇痛依然如故,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結果,鄰居剛走,他就暴斃了。
恰克告訴我們︰吞噬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內在的模式!所以,你擁有什麼樣的思惟模式,就決定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外在的一切境遇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如何來看,如何行動。
或者你也可以找一個可信任的專業人士來看,聽聽他的意見。
TIPS‧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在,你可以這樣做:當外在世界發生了與你的主觀願望不符的情形時,也許你會有憤怒,也許你會傷感,這時,好好觀察你自己,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
你的情緒背後是什麼?你有哪些念頭?如果可能的話,把這些情緒、念頭與感受寫在本子上,過一段時間,你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智慧老人來看這些文字,看看你的內在模式,看看你的頭腦創造了什麼。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那樣的人,你的頭腦創造了你的地獄,也創造了你的天堂。
關鍵在於你朝哪一個方向移動,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所擁有的人生最大的權力就是「選擇的權力」!
大腦決定了天堂和地獄,有一個著名的寓言︰
有一個人在旅行時偶然進入了天堂,天堂裡長著一種能滿足你心中願望的樹,你只要坐在樹底下,你所想得到的東西就會立刻被實現。
那個旅人己經很疲倦了,所以他睡在那棵樹下,當他醒來的時候,就立刻出現了不知從何而來的、飄浮在空中的各種美食。
因為他己經很餓,馬上吃了起來,當他吃飽了,心裡很滿足,另外一個想法從他內部升起︰「如果能有一些飲料的話更好」於是名貴的酒出現在他眼前。
喝下了那些酒,他開始懷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是不是在做夢或者是一些鬼在作弄我?」
接著,就有一些鬼出現了,他們很兇猛、很可怕,令人噁心,所以他開始顫抖,然後,有一個想法從他心裡升起︰「我一定會被殺掉……」最後,他果然被殺掉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寓言,它的寓意是,你的頭腦就是那棵可以滿足願望的樹,不論你想什麼,遲早它都會被實現。
你的頭腦創造了你的地獄,也創造了你的天堂,關鍵在於你朝哪一個方向移動,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所擁有的人生最大的權力就是「選擇的權力!」 <span>換個角度看人生大不同
另外一則老故事:
有兩個人到非洲去推銷鞋,結果兩個人回來後回報的內容是一樣的,但情緒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個人很沮喪,他說︰「這個地方鞋子是推銷不出去的,沒有市場,因為那裡根本沒有人穿鞋。」
另一個人則很興奮,眉飛色舞的說︰「太棒了﹗那裡的人都沒有穿鞋,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呀!」
一位老師在講課,其中一段是讓我們觀看投影片,內容是關於是20%的人與80%的人的區別,看完之後深有感觸。
是的,我們身邊確實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擁有常人不可理解的精力與能量,儘管外在的境遇與他人是一模一樣的,但他們依然樂觀、自信,這一類的人才擁有成功而又快樂的人生。
他們創造了自己的天堂,另一些人則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來來回回。
我有一位朋友,由於她的工作需要打陌生電話,尋找新的客戶。
有一天,一位客戶答應跟她見面,那天下著雨,她換了三輛車才來到那家公司,她剛坐定,那位客戶冷冷地對她說︰「今天請你來,就是要對你說,以後不要隨便給人打電話!」
出門的時候,她有一個念頭升起了︰「我工作生涯中最困難的事情今天發生了,今後還有什麼事比這更困難的呢?」想到這裡,她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那一刻很美妙,她戰勝了自己!這就是積極思考的力量!
當一個人擁有了這樣的力量與勇氣,還有什麼夢想無法實現的呢?
思維決定人與人的差異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哪裡呢?我認為,關鍵的不同就在於一個人的思惟模式,這一模式己經跟隨了我們好多年了,如同我們的隱形伴侶。
有一些朋友上了很多成功學大師的課,也讀了無數勵志的書,如果他的思維模式沒有改變的話,他還會是老樣子;但如果他的思維模式改變了,那就一切都改變了。
我們常說︰外在發生的一切,其實是反應我們內在心靈世界的一面鏡子。
如果我們的內在世界發生了改變,變得更豐盛,那麼,外在世界的一切也就會變得豐盛起來。夢想也會一一實現。</span><span>我在知見心理學創始人恰克博士的課上,聽他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偷了鄰居家的一只狐狸,結果,鄰居找上門來了。這個年輕人正襟危坐,若無其事地與鄰居談笑風生。
他把狐狸藏在他的腰裡,當他正與人談笑風生之際,狐狸開始一小口一小口地吃他的肉,那個年輕人忍著劇痛依然如故,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結果,鄰居剛走,他就暴斃了。
恰克告訴我們︰吞噬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內在的模式!所以,你擁有什麼樣的思惟模式,就決定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外在的一切境遇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如何來看,如何行動。
或者你也可以找一個可信任的專業人士來看,聽聽他的意見。
TIPS‧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在,你可以這樣做:當外在世界發生了與你的主觀願望不符的情形時,也許你會有憤怒,也許你會傷感,這時,好好觀察你自己,你的內在發生了什麼?
你的情緒背後是什麼?你有哪些念頭?如果可能的話,把這些情緒、念頭與感受寫在本子上,過一段時間,你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智慧老人來看這些文字,看看你的內在模式,看看你的頭腦創造了什麼。
人性的光輝--兩個選擇
人性的光輝--兩個選擇
(一位好友分享的感人文章)
在一個學習遲緩兒童學校的募款餐會上,在場的所有人永遠忘不了其中一個學生的父親所說的話。
在推崇學校和教職員的付出和貢獻後,這個家長問了一個問題:
照理說在無外力干擾下,大自然所創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但我的兒子,西恩,他無法像別的孩子一樣的學習,他無法像別的孩子一樣的理解事物。
在我孩子身上,大自然的法則何在?
所有聽眾都啞口無言。
這個父親繼續說。我相信當像西恩這樣有身體及心智殘缺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
是一個展現人類真實本性的機會。而這一次體現在別人如何對待這個孩子。
接著,他說了下面這個故事:
西恩和我走過一個公園,裡面有些西恩所認識的男孩正在玩棒球。
西恩問我:”你想他們會讓我一起玩嗎?”
我知道大部份的孩子不會想要有西恩這樣的孩子在自己的隊上,
但身為一個父親我同時也知道若他們能讓我兒子參加,
這會讓他得到他所迫切需要的歸屬感並建立起自己雖然是殘障仍能被接受的信心。
我走近一個男童(不抱太大希望的)問他西恩可否參加,
他看看周圍的隊友然後說”我們輸了6分而現在正在第8局上,
我想他可以參加我們的隊,我們會在第9局設法讓他上場打擊。”
西恩帶著滿臉的喜悅困難的走向他的球隊的休息區,
穿上該隊的球衣,我悄悄的滴下眼淚而心中有滿滿的溫暖。
而那些男孩也看出了我對於兒子被接納的喜悅。
在8局下,西恩的隊友追了上來,但仍然還輸3分。
第9局上半場,西恩戴上手套防守右外野,
雖然沒有球往他的位置飛來,但能在場上他已經很高興了,
我從看台上向他揮手他笑的合不攏嘴。
在9局下,西恩的球隊又得分了。
而此時,二出局滿壘的狀況,下一棒是球隊逆轉的機會,
而西恩正是被排在這一棒。
在這個重要關頭,他們會讓西恩上場打擊而放棄贏球的機會嗎?
讓人驚奇的是他們真的把球棒交給了西恩,
大家都知道西恩根本不可能打到球,
因為他甚至不知道怎麼握球棒更別談碰到球了。
然而當西恩踏上打擊位置,
投手已經明白對手為了西恩生命中重要的這一刻放下贏球的機會,
所以他往前走了幾步投了一個很軟的球給西恩讓他至少能碰一下。
第一球投出來,西恩笨拙的揮棒落空。
投手又再往前走了幾步投出一個軟軟的球給西恩。
當球飛過來西恩揮棒打出一個慢速的滾地球,直直的滾向投手。
球賽眼看就要結束。
投手撿起這軟軟的滾地球,
他可以輕易的把球傳給一壘手讓西恩出局而結束這場球賽。
然而投手把球高高的傳往一壘手的頭頂上方通過,
讓他所有的隊友都接不到。
每個站在看台上的人不管是那一隊的都開始喊著:
”西恩,跑到一壘!跑到一壘!跑到一壘!”
西恩這輩子從來沒有跑這麼遠過,但他還是努力跑到了一壘。
他踩上壘包眼睛張的很大而且很驚喜。
每個人都喊著說:”西恩,跑向二壘,跑向二壘!”
剛喘過氣,西恩蹣跚的跑向二壘,很辛苦的往壘包跑。
這時,就在西恩往二壘跑時,右外野手拿到了球,
這個全隊最矮的小子第一次有了成為隊上英雄的機會了。
他大可把球傳向二壘,但這個全隊最矮的小子了解投手的心意,
所以他也把球故意高高傳過三壘手的頭頂過去。
當前面的跑者往本壘跑時,西恩跌跌撞撞的往三壘跑。
大家都大喊著,”西恩,跑,下去,跑下去。”
西恩能到達三壘是因為對方的遊擊手跑來幫忙將他帶往三壘的方向,
而且喊著,”跑到三壘,西恩,跑到三壘。”
當西恩抵達三壘,雙方的選手和所有的觀眾都站起來,
高喊著,”西恩,全壘打!全壘打!”
西恩跑回本壘踩上壘包時,
大家為西恩大聲喝采就如他打了一個大滿貫並為全隊贏的比賽的英雄般。
”那一天”,那個父親兩頰淚流滿面輕柔的說,
”兩隊的男孩子把真愛和人性的光輝帶進了這個世界。”
西恩沒能活到另一個夏天,他在那年的冬天過逝,
但他從沒忘記他曾經是個英雄而且讓我們那麼高興,
以及他回家時看著媽媽流著淚擁著她的小英雄的那一天!
(一位好友分享的感人文章)
在一個學習遲緩兒童學校的募款餐會上,在場的所有人永遠忘不了其中一個學生的父親所說的話。
在推崇學校和教職員的付出和貢獻後,這個家長問了一個問題:
照理說在無外力干擾下,大自然所創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
但我的兒子,西恩,他無法像別的孩子一樣的學習,他無法像別的孩子一樣的理解事物。
在我孩子身上,大自然的法則何在?
所有聽眾都啞口無言。
這個父親繼續說。我相信當像西恩這樣有身體及心智殘缺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
是一個展現人類真實本性的機會。而這一次體現在別人如何對待這個孩子。
接著,他說了下面這個故事:
西恩和我走過一個公園,裡面有些西恩所認識的男孩正在玩棒球。
西恩問我:”你想他們會讓我一起玩嗎?”
我知道大部份的孩子不會想要有西恩這樣的孩子在自己的隊上,
但身為一個父親我同時也知道若他們能讓我兒子參加,
這會讓他得到他所迫切需要的歸屬感並建立起自己雖然是殘障仍能被接受的信心。
我走近一個男童(不抱太大希望的)問他西恩可否參加,
他看看周圍的隊友然後說”我們輸了6分而現在正在第8局上,
我想他可以參加我們的隊,我們會在第9局設法讓他上場打擊。”
西恩帶著滿臉的喜悅困難的走向他的球隊的休息區,
穿上該隊的球衣,我悄悄的滴下眼淚而心中有滿滿的溫暖。
而那些男孩也看出了我對於兒子被接納的喜悅。
在8局下,西恩的隊友追了上來,但仍然還輸3分。
第9局上半場,西恩戴上手套防守右外野,
雖然沒有球往他的位置飛來,但能在場上他已經很高興了,
我從看台上向他揮手他笑的合不攏嘴。
在9局下,西恩的球隊又得分了。
而此時,二出局滿壘的狀況,下一棒是球隊逆轉的機會,
而西恩正是被排在這一棒。
在這個重要關頭,他們會讓西恩上場打擊而放棄贏球的機會嗎?
讓人驚奇的是他們真的把球棒交給了西恩,
大家都知道西恩根本不可能打到球,
因為他甚至不知道怎麼握球棒更別談碰到球了。
然而當西恩踏上打擊位置,
投手已經明白對手為了西恩生命中重要的這一刻放下贏球的機會,
所以他往前走了幾步投了一個很軟的球給西恩讓他至少能碰一下。
第一球投出來,西恩笨拙的揮棒落空。
投手又再往前走了幾步投出一個軟軟的球給西恩。
當球飛過來西恩揮棒打出一個慢速的滾地球,直直的滾向投手。
球賽眼看就要結束。
投手撿起這軟軟的滾地球,
他可以輕易的把球傳給一壘手讓西恩出局而結束這場球賽。
然而投手把球高高的傳往一壘手的頭頂上方通過,
讓他所有的隊友都接不到。
每個站在看台上的人不管是那一隊的都開始喊著:
”西恩,跑到一壘!跑到一壘!跑到一壘!”
西恩這輩子從來沒有跑這麼遠過,但他還是努力跑到了一壘。
他踩上壘包眼睛張的很大而且很驚喜。
每個人都喊著說:”西恩,跑向二壘,跑向二壘!”
剛喘過氣,西恩蹣跚的跑向二壘,很辛苦的往壘包跑。
這時,就在西恩往二壘跑時,右外野手拿到了球,
這個全隊最矮的小子第一次有了成為隊上英雄的機會了。
他大可把球傳向二壘,但這個全隊最矮的小子了解投手的心意,
所以他也把球故意高高傳過三壘手的頭頂過去。
當前面的跑者往本壘跑時,西恩跌跌撞撞的往三壘跑。
大家都大喊著,”西恩,跑,下去,跑下去。”
西恩能到達三壘是因為對方的遊擊手跑來幫忙將他帶往三壘的方向,
而且喊著,”跑到三壘,西恩,跑到三壘。”
當西恩抵達三壘,雙方的選手和所有的觀眾都站起來,
高喊著,”西恩,全壘打!全壘打!”
西恩跑回本壘踩上壘包時,
大家為西恩大聲喝采就如他打了一個大滿貫並為全隊贏的比賽的英雄般。
”那一天”,那個父親兩頰淚流滿面輕柔的說,
”兩隊的男孩子把真愛和人性的光輝帶進了這個世界。”
西恩沒能活到另一個夏天,他在那年的冬天過逝,
但他從沒忘記他曾經是個英雄而且讓我們那麼高興,
以及他回家時看著媽媽流著淚擁著她的小英雄的那一天!
失明的男孩

一個失明的男孩坐在一個大廈的階梯上,擺了一頂帽子在他的腳旁,拿著一個告示牌寫著:「我是瞎眼的,請幫幫我」。帽子裡只有幾枚硬幣。 一個男人經過了, 他從口袋裡掏出了幾枚硬幣投入帽子裡。然後,他拿起告示牌把它翻轉過來寫了一些字。他放回告示牌,以便走過的每個人都會看到新的詞句。 帽子很快的開始填滿了錢。更多人給失明的男孩更多的硬幣。 午後,改寫了告示牌的男人來看看事情發展得怎麼樣了。男孩認出了他的腳步並問:「您是不是今天早上改寫我的告示牌的人?您寫了什麼?」 那人說:「我只是寫真相。 我說了你原本的意思,但用的是另一種說法。」 他寫的是: 「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但我卻不能看見。」 你認為第一個告示和第二個告示寫的是同一件事嗎?當然兩個告示都是告訴別人男孩是失明的。 但第一個告示單純地告訴人投入一些錢在帽子裡以便幫助這位男孩。第二個告示告訴人們他們能享受美麗的一天,但男孩不可能享受它,因為他是瞎的。 第一個告示只訴說了男孩是瞎的。 第二個告示告訴人們(自己)是多麼的幸運不是瞎眼的人。 我們對於第二個告示表達得更有效率,不感到驚訝嗎? 這故事的教誨:要為您擁有的感謝,要有創意,要革新,另類與正向思考。 當生命給您ㄧ百個理由去哭,要展示您有一千個理由去微笑的生命 無悔地面對您的過去 以信心掌握您的當下 無懼地為將來做準備 保持信念和去除恐懼 至美的事是去看一個人微笑 甚且更美的,是知道您是那微笑之後的原因 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差異取決於一個人的決心 如果您喜歡,請把它分享給別人
占有与拥有

愛不是佔有。
儘管自己多愛一個人,
也不能阻礙他自由飛翔的權利。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
以前有一個凡間的女孩和一位天使相愛,
儘管天使每天都飛來飛去,
也會抽出很多的時間來陪她。
有一天,天使對女孩說:「如果有一天,妳不再愛我了,我會離開妳。
因為有愛我才能繼續地活下去,當妳不愛我時,我會到另一個女孩身邊。」
女孩告訴天使:「我永遠愛你」
一開始他們的日子過得很幸福,
但日子久了,女孩開始不安,她總覺得天使要離開她了,到另一個女孩身旁。
於是有一天女孩趁著天使睡覺的時候,把天使的翅膀藏了起來。
天使醒了之後生氣的說「把我的翅膀還給我,為什麼要這樣?
我不能飛,不能出去,妳不愛我了,妳不愛我了‥‥‥」
「我沒有,我還是愛你的,我沒有藏你的翅膀,真的,相信我好嗎?」
「你騙人,說謊,我不相信妳了,我感覺得到,你不愛我了。」
當天使在女孩的櫃子裡找出翅膀後,
就頭也不回地飛離女孩和那愛的小窩。
女孩每天都很難過,也很懷念那段曾經美好的生活,
女孩後悔了,她心裡不斷的懺悔著:
「縱使我是多麼的愛你,也不可以剝奪你自由飛翔的權利,是嗎?
愛一個人,也要給他足夠的空間,讓彼此有喘息的空間。
這就是你要給我的領悟嗎?我現在都懂了,你回來好不好,回來我身邊‥‥‥」
忽然間天使出現了,並溫柔地對她說「我回來了,親愛的女孩。」
「你不是離開了,你不是不愛我了?」
天使微微的笑著說:「我可以感覺得到,妳還是愛我的,不是嗎?
只要你還愛著我,我也會一直愛妳的,直到妳又不再愛我時‥‥」
其實很多人,就會像那個女孩一般,用愛當作藉口,約束著對方,
這樣的愛情不旦苦了自己,也苦了對方,這樣會感到快樂嗎?
愛情裡會有許許多多的習慣,
習慣他的味道,習慣他的陪伴,習慣他的關心,
就像坐電車會習慣坐在相同的位子一樣。但是也會有變相的習慣,
就像你只是習慣有他的陪伴,卻已經沒有所謂的愛了。
不妨想想看,你和他之間除了這些習慣,還有沒有其他的成份存在,
這段感情會不會再有進展,能不能隨著時間的增長而更加成熟?
如果是肯定的那就好好的珍惜這段感情,如果是否定的,那就該好好考慮。
感恩網友分享~
印度智者

轉>印度智者的故事
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
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夠給別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著望著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是很難得了。
很多比你年長很多的人,從他們問的問題本身就可以看出,
不管給他們多少解釋,都不可能讓他們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讓他們那樣好了。」
少年滿懷虔誠地聽著,臉上沒有流露出絲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著說:「我送給你四句話。」
第一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
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
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
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
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
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
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
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
少年沈思了一會兒,說:「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
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
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道:
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
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
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
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領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
第四句話:「把自己當成自己。」
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後慢慢品味吧!
少年說:「這句話的含義,我是一時體會不出。
但這四句話之間,就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
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和經歷。」
少年沈默了很久,然後叩首告別。
後來少年變成了壯年人,又變成了老人。
再後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人們都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
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
因為他是一個快樂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快樂。
這四句話,我們能體會多少?又能做到多少?
《心得》
1、「把自己當成別人」,是「無我」。
2、「把別人當成自己」,是「慈悲」。
3、「把別人當成別人」,是「智慧」。
4、「把自己當成自己」,
可能是前三者圓滿之後,才能體會與實現吧!必須要用這輩子去經歷。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

印度智者的故事 -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偈語」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1•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2•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3•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語出《指月錄》卷二十八。
青原惟信禪師曾對門人說:
「老僧三十年前未曾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後來參禪悟道,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而今個休歇處,依然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1•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是一般人的境界,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並不知覺你所看到的事物其中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錯的或虛的。
2•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是追求知識者的境界,懷疑批判,就如胡適說的:
做學問須於無疑處存疑. 剝開事物的表象, 去探究其本質。
3•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是悟道者的境界,經過懷疑、批判、辯證後, 透徹瞭解事物的本質。
蘇格拉底談人生~很有意思~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 什麼是愛情?
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圖覺得很容易,充滿信心地出去。
誰知過了半天他仍沒有回去,最後,他垂頭喪氣出現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卻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棄,再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到發現已經走到盡頭時,才發覺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那就是愛情---愛情是一種理想,而且很容易錯過。」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 什麼是婚姻?
蘇格拉底叫他到杉樹林走一次,要不回頭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最適合用來當聖誕樹用的樹材,但只可以取一次。
柏拉圖有了上回的教訓,充滿信心地出去。 半天之後,他一身疲憊地拖了一棵看起來直挺、翠綠,卻有點稀疏的杉樹。 蘇格拉底 問他:「這就是最好的樹材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因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見一棵看似不錯的,又發現時間、體力已經快不夠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來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那就是婚姻 ---婚姻是一種理智,是分析判斷,綜合平衡的結果。」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 什麼是外遇?
蘇格拉底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圖又充滿信心地出去。
兩個小時之後,他精神抖擻地帶回了一支色彩豔麗但稍稍枯萎的花。 蘇格拉底 問他:「這就是最好的花嗎?」 柏拉圖回答老師:「我找了兩小時,發覺這是最盛開最美麗的花,但我採下帶回來的路上,它就逐漸枯萎下來。」
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 那就是外遇 ---外遇是誘惑的。它也猶如一道閃電,雖照亮,但稍縱即逝;而且,追不上,留不住。」
柏拉圖有一天問老師蘇格拉底 什麼是生活?
蘇格拉底還是叫他到樹林走一次,可以來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柏拉圖有了以前的教訓,又充滿信心地出去。 過了三天三夜,他也沒有回來。蘇格拉底只好走進樹林裡找他,最後發現柏拉圖已在樹林裡露營紮寨。
蘇格拉底問他:「你找著最好看的花??」 柏拉圖指著邊上的一朵花說:「這就是最好看的花。」 蘇格拉底問:「為什麼不把它帶出去呢?」 柏拉圖回答老師:「我如果把它摘下來,它馬上就枯萎。即使我不摘它,它也遲早會枯。所以我就在它還盛開的時候,住在它邊上,等它凋謝的時候,再找下一朵。這已經是我找著的第二朵最好看的花。」
這時,蘇格拉底告i訴他:「 你已經懂得生活的真諦了---生活是追隨與欣賞生命中的每一次美麗。」
文章來源: 網路轉寄文章~實際出處不可考~
情緒越正面者,能量越高,反之則越低…

人的情緒有各種振動頻率:情緒越正面者,能量越高,反之則越低…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就是能量。
物理學家已經證明,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固體都是由旋轉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有著不同的振動頻率,粒子的振動使我們的世界表現成目前的樣子。我們的人身也是如此。科學家已經測量過人在不同的體格和精神狀態下身體的振動頻率,結果讓人大開眼界。
“Power vs. Force” 是美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大衛霍金斯博士David Hawkins, M.D., Ph.D.,,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二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
霍金斯博士把人的意識映射到1-1000的範圍,任何導致人的振動頻率低於200(20,000Hz)的狀態會削弱身體,而從200到1000的頻率則使身體增強。霍金斯博士發現,誠實、同情和理解能增強一個人的意志力,改變身體中粒子的振動頻率,進而改善身心健康。死人的頻率沒有意義,邪念會導致最低的頻率;當你想著下流的邪念,你就在削弱自己。漸高依次是惡念、冷漠、痛悔、害怕與焦慮、渴求、發火和怨恨、傲慢,這些全都對你 有害。但信任在250是中性的,信任有益於你。再往上的頻率依次是溫和、樂觀、寬容、理智和理解、關愛和尊敬、高興和安詳、平靜和喜悅在600,開悟(enlightenment)在700-1000。
他遇到過的最高最快頻率是700,出現在他研究德蕾莎修女(1910-1997, 獲1997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時候。當德蕾莎修女走進屋子裡的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幸福,她的出現使人們幾乎想不起任何雜念和怨恨。1000被稱為是神的意志或精神,這是絕對力量的頻率,甚或更高。傳說耶穌在村子裡的出現使圍上來的人們心裡除了耶穌什麼都沒有。
以下是霍金斯博士將人類情緒振動頻率自20-1000的範圍所表現出的能量:
1. 開悟正覺:700~1000
2. 安詳極樂:600
3. 寧靜喜悅:540
4. 愛與崇敬:500
5. 理性諒解:400
6. 寬容原諒:350
7. 希望樂觀:310
8. 中性信賴:250
9. 勇氣肯定:200
10.驕傲輕蔑:175
11.憤怒仇恨:150
12.渴愛慾望:125
13.恐懼焦慮:100
14.憂傷懊悔:75
15.冷漠絕望:50
16.罪惡譴責:30
17.羞愧恥辱:20
(網路轉載)
善言正語即是正面力量,[正面力量]是可以互相傳遞與相互影響的。如果我們時時讓心靈的念力、信念維持在正向的角度,在陽光照耀的地方,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更健康,也可以幫助身邊的人迎向陽光。
念力、信念的力量大無窮,心存善念、相信自己的正面的信念,我們都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念轉運就轉,[相信我一定做得到] ,這就是正面的力量。

[2010/7/28 後段捕述篇]
Shame: (20)羞愧羞愧的能量級幾近死亡,它猶如是意識的自殺行為,巧妙的奪去人的生命。在羞愧的狀況下,我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夠隱身。
這是一種嚴重摧殘身心健康的狀況,最終還會讓我們的身體致病。
Guilt: (30)內疚內疚感以多種方式呈現,比如懊悔,自責,受虐狂,以及所有的受害者情節都是。無意識的內疚感會導致身心的疾病,以及帶來意外事故和自殺行為。
它也經常表現為頻繁的憤怒和疲乏。
Apathy: (50)冷淡
這個能量級表現為貧窮、失望和無助感。世界與未來都看起來沒有希望。冷漠意味著無助,讓人成為生活中各方面的受害者。
缺乏的不止是資源,他們還缺乏運氣。除非有外在的幫護者提攜,否則很可能會潦倒致死。
Grief: (75)悲傷
這是悲傷、失落和依賴性的能量級。在這個能量級的人,過的是八輩子都懊喪和消沉的生活。這種生活充滿了對過去的懊悔、自責和悲慟。
在悲傷中的人,看這個世界都是灰黑色的。
Fear: (100)恐懼從這個能量級來看世界,到處充滿了危險、陷害和威脅。一旦人們開始關注恐懼,就真的會有數不盡的讓人不安的事來臨。
之後會形成強迫性的恐懼,這會妨害個性的成長,最後導致壓抑。因為它是讓能量流向恐懼,這種壓抑性的行為不能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Desire: (125)欲望
欲望讓我們耗費大量的努力去達成我們的目標,去取得我們的回報。這也是一個易上癮的能級,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欲望會強大到比生命本身還重要。
欲望意味著累積和貪婪。願望可以幫助我們走上有成就的道路。但是欲望卻能成為到達比知曉更高層次的跳板。
Anger: (150)憤怒
如果有人能跳出冷漠和內疚的怪圈,並擺脫恐懼的控制,他就開始有欲望了,而欲望則帶來挫折感,接著引發憤怒。
憤怒常常表現為怨恨和復仇心裡,它是易變且危險的。憤怒來自未能滿足的欲望,來自比之更低的能量級。
挫敗感來自於放大了欲望的重要性。憤怒很容易就導致憎恨,這會逐漸侵蝕一個人的心靈。
Pride: (175)驕傲比起其它的較低能量級,人們會覺得這個能量級是積極的。而事實上驕傲讓人感覺好一些,只是相比其它更低的能量級而言。
驕傲是具有防御性和易受攻擊性的,因為它是建立在外界條件下的感受。一旦條件不具備,就很容易跌入更低的能量級。
自我的膨脹是驕傲自大的助推劑,而自我常常是易受攻擊的。因此驕傲的演化趨勢是傲慢和否認。而這些都是抵制成長的。
Courage: (200)勇氣到來200這個能量級,動力才顯端倪。勇氣是拓展自我、獲得成就,堅忍不拔,和果斷決策的根基。在比之更低的能量級,世界看起來是無助的,
失望的,挫折的,恐怖的,但是到來勇氣的能級,生活看起來就是激動人心的,充滿挑戰的,新鮮有趣的。在這個能動性的能級,
人們有能力去把握生活中的機會。因此個人成長和接受教育是可行的途徑。對於那些能夠打擊能量級低於200的人的障礙,對進化到200能級的人來說則是小菜一碟。
到來這個能級的人們,總是能盡數回饋足夠多的能量給這個世界。而低於這個能級的人們則是不斷地從社會中汲取能量,絲毫沒有回饋。
人類集體意識能級停留在190達幾百年之久,奇怪的是,在最近的10年裡突然躍遷到了207。到2006年的測量結果又變成了204。2007年的測量結果為205。
Neutrality: (250)淡定到達這個能級的能量都變得很活躍了。低於250的能級,意識是趨向於分裂和剛硬性的。淡定的能級則是靈活和無分別性的看待現實中的問題。
到來這個能級,意味著對結果的超然,一個人不會再經驗挫敗和恐懼。這是一個有安全感的能級。
到來這個能級的人們,都是很容易與之相處的,而且讓人感到溫馨可靠。因為他們無意於爭端、競爭和犯罪。這樣的人總是鎮定從容。他們不會去強迫別人做什麼。
Willingness: (310)主動
這個意識層次可以看做是進入更高層次的一道門。在淡定的層次的人,會如實的完成工作任務。但是在主動層次的人,通常會出色的完成任務,並極力獲得成功。
這個能級的人的成長是迅速的,他們是為人類進步而預備的人選。低於200能級的人,他們的思想是封閉的,但是能級為310的人們則是全然敞開的。
這個能級的人,通常是真誠而友善的,也易於取得社交和經濟上的成功。他們總能有助於人,並且對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來。
他們也樂意面對內在的狀況,也不存在較大的學習障礙。鑒於他們具有從逆境中崛起並學到經驗的能力,他們都能夠自我調整。
由於已經釋放了驕傲,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並學習別人的優點。
Acceptance: (350)寬容在這個能級,一個巨大的轉變會發生,那就是了解到自己才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自己才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低於200能級的人則是沒有力量的,
通常視自己為受害者,完全受生活所左右。這個看法的根源是,認為一個人的幸福和苦難來自某個“外在”的東西。
在寬容的能級,沒有什麼“外在”能讓一個人快樂,愛也不是誰能給或奪走的,這些都來自內在。
寬容意味著讓生活如它本來的樣子,並不刻意去塑造成一個特定的模式。在這個能級的人不會對判斷對錯感興趣,相反的,對如果解決困難他們則樂於參與。
他們更在意長期目標,良好的自律和自控是他們顯著的特點。
Reason: (400)明智
超越了感情化的較低能量級,就進入有理智和智慧的階段。這是科學、醫學以及概念化和理解能力形成的能級。知識和教育在這裡成為資歷。
這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大政治家和高級法庭審判長的能級。愛因斯坦,弗洛伊德,以及很多其它歷史上的思想家都是這個能級。
這個能級的人的缺點是,過於關注對符號和符號所代表的意義的區分。明智並不能讓人走向真理。它只是能制造出大量的信息和文件,
但是缺乏解決數據和結果差異性的能力。明智本身是通往更高能級的一個最大障礙。在我們的社會中能超越這個能級的人鳳毛麟角。
Love: (500)愛
這裡的愛並非通常意義上各種媒體所描述的愛。通常意義上的愛,很容易就帶上憤怒和依賴的面具。這種愛一旦受到挫折,立馬就能轉變成憤恨。
引發憤恨的愛是來源於驕傲而不是真的愛。
這個500能級的愛是無條件的愛,是不變更的愛,是永久性的愛。這種愛不會動搖,它不是來自外界因素。愛是存在的基本狀態。
愛是寬容,滋養和維持這個世界的。它不是知性的愛,不是來自頭腦的愛,它是發自心靈的愛。
愛是總是聚焦在生活美好的那一面上,並且增大積極的經驗。這是一個真正幸福的能級。
世界上只有0.4%的人曾經達到這個意識進化的層次。
Joy: (540)喜悅
當愛變得越來越無限的時候,它開始發展成為內在的喜悅。這是在每一個當下,從內在而非外在升起的喜悅。540能級也是擁有治療和精神獨立的能級。
由此往上,就是很多聖人和高級修行者以及治療師的能級。這個能級的人的特點是,他們具有巨大的耐性,以及對一再顯現的困境具有持久的樂觀態度,以及慈悲。
到達這個能級的人對其他人有顯著的影響。他們持久性的關注,會帶來愛和平靜。
在能級超過500的人看來,這個世界充滿了閃亮的美麗和完美的出的創造。一切都毫不費力的同時發生著。
在他們看來是稀松平常的作為,卻會被平常人當成是奇跡來看待。瀕死體驗在他們的轉變中特征性現,這也讓他們體驗到能量浮動在540-600之間的經驗。
Peace: (600)平和
這個能量層級和所謂的卓越、自我實現以及基督意識有關。它非常稀有,一千萬人當中才有一個人能夠達到。
而一旦達到這個能級,內與外的區分就消失了,感官被關閉了。在能級600及其以上的人的感知如同慢鏡頭一樣,時空懸停了——沒有什麼是固定的了,
所有的一切都生機勃勃並光芒四射。雖然在其它人眼裡這個世界還是老樣子,但是在這人眼裡世界卻是一個,和宇宙源頭進化一起協同舞蹈的,不斷浮動進化的流轉。
這是一種非同尋常、無法言語的現像,所以頭腦保持長久的沉默,不再分析判斷。觀察者和被觀察者成為同一個人,觀照者消融在觀照中,成為觀照本身。
能級為600到700之間的藝術作品、音樂和建築能臨時性的,把我們帶到通常認為的通靈的和永恆的狀態中。
Enlightenment: (700 – 1000)開悟這是歷史上所有創立了精神模範,讓無數人歷代跟隨的偉人的能級。這是強大靈感的能級,這些人的誕生,形成了影響全人類的引力場。
在這個能級不再有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分離感,取而代之的是意識與神性的合一。
這是人類意識進化的頂峰。到來這個能級,不再對身體有“我”的執著,不再對其有關注。身體成了意識降臨頭腦的一個工具,它的首要價值就是連接這兩者。
這是非二元性的,是完全合一的能級。在歷史上達到這麼高智能能級的人,這些偉大的“阿凡達”(Avatar,道成肉身的神),用“主”來稱呼最為合適,
他們是:主克里斯納,主佛陀,和主耶穌基督。
覺察自己的偏執

一個大老闆管理員工頭頭是道,可是卻怎麼也管不住自己的兒子,直到有一天, 他試著重複兒子說過的話後,一切有了改變.... 請看以下故事 李先生,是一個在台中經營出口加工廠的老闆,工廠加公司有五六百名員工的規模, 由於自身積極的投入,不管是在業務上或是在管理上,均有相當的成效, 在運籌帷幄間,指揮若定,威風八面,宛如領軍千萬的大將,好不神氣。 可是,他就是對他兒子沒辦法,那種代溝,對他們父子倆,就像是台灣海峽般, 怎麼樣也無法跨越,每次一見面,講沒三句話,又是拍桌又是摔門,弄得家中雞飛狗跳。 這天,又是因為兒子的晚歸而再度上演鐵公雞,就在雙方面紅耳赤之際, 兒子突然間就住了口,然後一字一字的說出:
~「爸,再這樣吵下去也不是辦法,我能不能請你把我剛剛說的那句話說一遍給我聽?」 「啊?!」
李先生真的嚇了一跳,壓根兒也沒想到有這怪招。
~「你說……………你說……………作父親的太能幹,當然看不起兒子。」
~「不對!你再想想看,我是這麼說的嗎?」
~「渾小子!那你怎麼說的?你自己說過的話,你自己為何麼不再說一次?」
兒子突然間笑出聲:
~「你看!從頭到尾,我說什麼你都沒有在聽,那些話是你自己想的, 我可沒這麼說。我們不是要溝通嗎?那麼,我說什麼,你重複一次給我聽,再輪到你說, 我來重複」。
~「喂!哪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在那邊重複來重複去!!你是真的想氣死我啊!」
~「爸!我們就試試看吧!否則這種爭吵會沒完沒了的,你再想一想我到底是怎麼說的?」
李先生想一想,終於承認,
~「我真的想不起來,你再說一次好了」
~「好吧!我說,父親很能幹,兒子一方面很佩服,一方面怕自己跟不上,心裡多少有點壓力。」
李先生冷靜一想,他說的合情合理,自己怎麼會那麼激動? 結果,這天晚上,他們父子兩竟然可以談上兩個小時而不吵架,這個效果連李先生也意想不到。 一覺醒來,雖然睡眠不足,但 李 先生可是神精氣爽,一大早就到公司。 因為早上要開一個重要的採購會議,討論的是採購價值一千萬的機器, 到底要用美國貨好、還是日本貨好。 依採購部的報價,日本製的價格便宜,東西也不差,可是工程師卻主張買美國貨。 會議場上,李先生讓總工程師發表意見,這是一種表面上的禮貌,總工程師也知道, 老闆作久的人,多少喜歡獨斷獨行,什麼事情早就心有定見,經驗告訴他, 老闆問他只是個形式,誰不想省錢? 老闆要買那一種大家早就心知肚明,因此他無精打采,說不到五分鐘就說沒意見了。 若是往常,李老闆總是會在這個時候大唱獨腳戲,享受那種權威感,今天竟然是………… 「總工程師,我來重複你的要點,你看我說的跟你的意思一不一樣; 日本製的機器,價格雖然便宜,東西也不錯,可是將來如果出了毛病, 要他們來作售後服務,問題就來了,他們的人因為語言問題無法跟我們直接溝通, 找來的翻譯對精密儀器又是外行,機器壞在哪裡,我們無法充分瞭解, 下次再發生一樣的問題,還是要請他們的人來,說不定還會耽誤生產時間, 如此算下來,買美國貨還比較便宜!」 隨著李老闆的重複說明,總工程師眼睛漸漸亮了起來,他打起精神,再次補充, 就著麼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家滔滔不絕的討論了起來………… 各位,如果是要吵架,彼此只顧著反擊對方就好了,如果是要解決問題, 就應該誠心去理解對方的想法,那麼,重複對方的話,一方面可以讓對方放心,
知道你們之間沒有誤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你在反擊或下結論前,
把對方的意思消化一下,通常,這時你會發覺,吵架不再是吵架,而是積極的溝通了。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同,所產生的性格自然不同,相對地每個人所執著也會不同。 因性格差異上,產生的執著分別深淺不同,而導致的果報也不同, 本篇文章,予我很大的警勵作用,也讓我自省一個晚上。 服務業工作,人與人相互的溝通是很重要的課題,面對來自不同的族群,所生的問題在自己人生歷練上都是成長磨練。 如果,我們不能先放下自我的意識主觀,怎能心平氣和、充滿笑容,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用心為對方做事,結下善緣呢? 如果不能覺察自己的偏執,就會被自己的好惡所蒙蔽,也就會理直氣壯的拿著自己所執著的價值標準,去衡量外在環境。 合乎自己的標準,就起了貪愛心,不合標準,就起了厭惡心,這個分別心,就是煩惱的根源。
資料來源:網路文章
握三下 我愛你
握三下 我愛你
三角戀愛,不一定都只有爭吵、只有仇恨;三個人之間的愛情,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詮釋。
今天一則新聞讓Y小編感觸良多:「導演劉立立3人愛情,更勝瓊瑤劇」。說的是瓊瑤的「御用導演」劉立立,40多年的「三人」愛情故事。曾經非常沉迷《煙雨濛濛》、《還珠格格》的Y小編,很好奇導出無數動人心弦的瓊瑤劇大導演,究竟有什麼真實人生故事,竟然比自己導的戲還傳奇?
Y小編讀完這篇瓊瑤在新浪博客的文章 「握三下,我愛你」熱淚盈眶。瓊瑤以一個老友的角度,描寫劉立立導演、武俠導演董今狐,與董今狐元配王玫,三人之間纏綿40多年的愛情故事。
一夫二妻的生活,沒有爭吵、沒有金錢的爭執,瓊瑤用她真切的筆觸,讓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瞭解這段原本不被祝福的愛情,是如何走到最後的。
瓊瑤阿姨特別授權我們轉載這篇文章,請網友們細細品嚐。
★★立即分享到 facebook ★★
標/握三下,我愛妳 文/瓊瑤昨天下午,我接到好友王玫的電話,她第一句話就說:「瓊瑤姐,我們今天早上,為劉姐做了氣切的手術!」我的心砰的一跳,驚呼著喊:「氣切!」
劉姐,在影劇圈中,大家都這樣稱呼她,就像稱呼我「瓊瑤姐」一樣。但是她直呼我瓊瑤,因為她堅稱我比她小。她是我的老友,工作夥伴,我的導演,在我的人生和她的人生中,我們彼此都占據著相當大的位置,她的名字是「劉立立」。
第一次見到劉姐,是1976年,我拍電影「我是一片雲」,她是那部電影的副導。我從沒見過嗓門這麽大,活力這麽旺盛,工作能力如此強的「女人」,她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到1978年,我跟她說:「妳來幫我當導演,妳行!」她對自己完全沒把握,我堅持說她行!於是,她導了我的「一顆紅豆」,從此開始了她的導演生涯。所以,她常對我說:「妳是我的貴人,妳改變了我的命運!」
我和劉姐就這樣成為工作夥伴,我用「喬野」為筆名,編了許多電影劇本,都是她執導的。我們交換著彼此的感情生活,交換著彼此的心靈秘密,也分享著共同為一部戲催生的喜悅。在電影的極盛時期,我們每次票房破紀錄,就要在我家開香檳,那時工作人員演員和她的另一半----董哥全到齊,笑聲鬧聲驚天動地。當我把電影公司結束,她進了電視圈,把我也拉下水,我們又拍了「幾度夕陽紅」、「煙雨蒙蒙」、「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一連串的電視劇。我和她,就這樣成為一生的知己。
劉姐的感情生活是不可思議的,她年輕時,是風頭人物,是「校花」。董哥是她的學長,都是政工幹校(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戲劇系的學生。劉姐風頭太健,很多學長追求,大家比賽寫情書給她,打賭誰能追到手。董哥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直到董哥畢業,這些學長誰也沒追到她。
沒多久,董哥結婚了,娶了王玫。當劉姐畢業,進了影劇圈,董哥也進了影劇圈,他們都從「場記」幹起,兩人經過許多曲折,居然電光石火,陷進一場驚天動地的戀愛。但是,此時的董哥已「使君有婦」,兩人只能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同居。董哥有才華有能力,是各方爭取的「名副導」,跟劉姐這場戀愛,風風火火,充滿了戲劇性。劉姐性情激烈,曾經為了和董哥爭吵,一刀砍斷自己的胳膊。(那是一本巨大的書,無法細述)
當時,王玫已經生了一個女兒,整天為家務操勞。當王玫知道董哥有了外遇,她沒有吵鬧,沒有爭風吃醋。有一次,董哥到南部的劇組去工作,劉姐在臺北的劇組工作。等到董哥從南部回到臺北,才大吃一驚的發現,王玫不但和劉姐成了最好的朋友,還把劉姐接到家裏,兩個女人說,願意分享一個丈夫!董哥不敢相信,卻喜出望外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從此他們過著三人行的生活。王玫陸續又生了兩個孩子,都把劉姐當成親媽一樣,劉姐對這三個孩子,更是寵愛異常。尤其是小兒子「四海」,幾乎是劉姐抱大的,劉姐愛這兒子到無以復加,連我旁觀的人,也嘆為觀止。劉姐也為了這段愛情,為了尊重王玫,終身不要生孩子,免得孩子們之間會產生問題。
問世間情為何物?我實在不明白。年輕時,沒有人看好他們這種關系,總認為隨時會鬧翻,會弄得不可收拾。但是,他們就這樣恩恩愛愛的生活著,數十年如一日。當年,我也曾私下問劉姐:「妳終身認定董哥了嗎?未來是妳不知道的,會不會再遇到別人?」她斬釘斷鐵的回答我:「絕不可能!我認定他了!」
劉姐當導演,收入比當副導演時,當然好很多。董哥也當導演了,卻沒有劉姐勤快,接戲比較接得少。劉姐把賺的每一分錢,都用在董家。和董哥王玫一起,把孩子一個個拉拔長大。他們這一家人,成了很奇妙的一種「生命共同體」,密不可分。最讓我感動的,是王玫數十年不變的那顆無私、寬宏、包容的心。她不止包容,還深愛著劉姐,感激她為這個家所做的一切!
當劉姐年紀老了,不再能風吹日曬幫我拍戲了。我和她的友誼不變。每年過年前,一定要見一面,談談彼此的生活。三年前,劉姐和董哥來我家,我發現劉姐講話有些口齒不清,走路也歪歪倒倒。董哥才告訴我,劉姐患了遺傳性的一種罕見病「小腦萎縮癥」。我頓時目瞪口呆,我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名字叫「一公升的眼淚」,內容就是紀錄一個患了這種病的女孩,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當我嚇住時,反而劉姐安慰我,她說:「我母親有這種病,它會讓人逐漸失去行動能力,逐漸癱瘓,無法說話。但是,它不會影響智慧和生命,我母親發病後,還活了二十年!」董哥在一邊接口:「二十年夠了,這二十年,我和王玫會照顧她!」
那天,看著董哥扶持著劉姐離開我家,我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我立刻沖到電腦前,去搜尋「小腦萎縮癥」的資料,發現確實像劉姐說的,如果是老年人發作這病,不會影響智力,但是,會逐漸失去所有生活能力。我想到,劉姐是這麽有活力的一個人,怎能忍受逐漸癱瘓的事實?如果失智還好,反正自己都不知道了!假若思想一直清晰,卻連表達能力都沒有,那不是禁錮在自己的軀殼裏了嗎?到那時候,董哥和王玫還有耐心和能力來照顧她嗎?畢竟,董哥和王玫也老了,董哥自己身體也不好。
從那時起,我和王玫就經常通電話,談劉姐的病情。劉姐沒有她說的那麽樂觀,她的病惡化得很快,從發病到不能行走,到說話完全不清,在三年中全部來臨。王玫每天要把她抱上輪椅,抱上床,幫她洗澡,餵她吃飯,推她去外面散步……家裏還有新添的小孫子,可以想像生活多麽艱難。我力勸她請外籍看護來分擔辛苦,如果王玫也倒了,誰來撐持這個家?她聽了我,請到一個很好的印尼看護。
三個月前,王玫告訴我,劉姐因為肺部感染,進了加護病房,現在插管治療,說不定會挨不過去。我難過極了,談到傷心處,不禁哽咽。我當時就要求王玫,如果到了最後時刻,千萬不要給劉姐「氣切」,因為「氣切」會延長生命,卻無法治療這個病,還不如讓她走得幹脆一點。我自己,早就寫好放棄急救的文字,並且交待我的兒子,絕對不可氣切和電擊,時候到了,就讓我平安的走。
因此,當我聽到王玫說,幫劉姐氣切了,我才震懾住。我問為什麽還要氣切?王玫哽咽著說,不舍得啊!插管已經把她的喉嚨都插破了,醫生說,有人八十歲氣切後還救了回來,何況,劉姐還有意識,會用眨眼表示意見,當他們問她要不要氣切時,她皺眉表示不要。但是,王玫問她,妳不想回家嗎?妳不想看兩個孫子嗎?劉姐眨眼了!王玫說:「她還有生存的意誌,她還能愛啊!我們舍不得放棄她呀!」談到這兒,王玫忽然對我說:「我和董哥離婚了!」我驚問:「什麽?」王玫說:「沒敢跟妳講,我們離婚後,十月三日那天,董哥在醫院裏,和劉姐結婚了!總得讓她名正言順當董太太呀!萬一她走了,我兒子才能幫她當孝子,捧她的靈位呀!」
我握著電話筒,久久無法說一語,眼淚在眼眶轉,聲音全部哽在喉嚨口。王玫在電話那頭也沙啞難言,董哥接過了電話,繼續跟我說。整個提議,是兒子四海提出的。因為他要當劉姐名正言順的兒子,為劉姐當「孝子」。結婚以前,他們去病床前,把離婚證書亮給劉姐看,董哥說:「我可以娶妳了!妳要不要嫁我?」劉姐眼睛濕了,眨了眨眼。所以,十月三日那天,醫生和護士們,把病房布置成新房,貼滿了囍字,放滿了汽球,連區公所的職員都到場來見證(因為要辦理結婚戶籍)。大家圍繞著病床,一起唱著「庭院深深」,和其它的電視主題曲。劉姐笑了,她已經很久沒有笑過,但是,她笑了……董哥就這樣娶了和他相愛了四十幾年,現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動的新娘!
我聽著,哭了。我說:「董哥,你生命裏,有這麽偉大的兩個女人,你也沒有白活了!我該不該說恭喜你呢……」我說不出話來,心裏是滿滿的感動和激動。王玫又接過電話,跟我說:「雖然沒照妳的意思做,我們幫她氣切了,未來怎樣,還不知道。如果狀況穩定,兩星期就可以出院,我會把她接回家,有孩子孫子包圍著,她一定比較快樂!今天,我去醫院看了她,我握住她的手,妳知道嗎?她居然回握了我幾下!好像在跟我說什麽!」我心裏一震,想到曾經告訴劉姐,「敲三下,我愛你!」的故事,當時還想拍成電影。我頓時知道了,劉姐在對王玫說:「握三下,我愛妳!」
這是我身邊的故事,這是發生在昨天的故事,從昨天到現在,我一直激動著,想到大家在醫院裏唱「庭院深深」的婚禮,想著我的好友劉姐和她的一家,我什麽事都做不下去。我的眼睛不曾幹過,好想哭。但是,想到劉姐在生命的尾聲,迎來這樣一個婚禮,她一定得到莫大的安慰!她一生付出這麽深的愛,董哥和王玫,也用這麽深的愛來回報她!她也值得了!
我今天無法談新還珠,也無法貼劇照給大家。我的心情無法平復,我要把這個故事即時寫下來,這故事裏不止有愛情,還有我都無法了解的大愛!
為什麽還有人不相信「人間有愛」呢?請大家一起幫我祈禱,讓劉姐能夠早日出院,回到她新婚的家,再享受一段親人的愛!
瓊瑤2010.10.15
《附錄:敲三下我愛你,摘自瓊瑤<不曾失落的日子>》
---Y小編與大家分享這篇文章,其實不是要鼓吹三角戀愛,而是想跟大家從不同角度,來思考愛情這件事。就像大導演吳念真說的,感情這種事你本來就很難去評判誰對誰錯。因為,愛情的面貌,超出我們的想像,超出我們的能力。
三角戀愛,不一定都只有爭吵、只有仇恨;三個人之間的愛情,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詮釋。
今天一則新聞讓Y小編感觸良多:「導演劉立立3人愛情,更勝瓊瑤劇」。說的是瓊瑤的「御用導演」劉立立,40多年的「三人」愛情故事。曾經非常沉迷《煙雨濛濛》、《還珠格格》的Y小編,很好奇導出無數動人心弦的瓊瑤劇大導演,究竟有什麼真實人生故事,竟然比自己導的戲還傳奇?
Y小編讀完這篇瓊瑤在新浪博客的文章 「握三下,我愛你」熱淚盈眶。瓊瑤以一個老友的角度,描寫劉立立導演、武俠導演董今狐,與董今狐元配王玫,三人之間纏綿40多年的愛情故事。
一夫二妻的生活,沒有爭吵、沒有金錢的爭執,瓊瑤用她真切的筆觸,讓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瞭解這段原本不被祝福的愛情,是如何走到最後的。
瓊瑤阿姨特別授權我們轉載這篇文章,請網友們細細品嚐。
★★立即分享到 facebook ★★
標/握三下,我愛妳 文/瓊瑤昨天下午,我接到好友王玫的電話,她第一句話就說:「瓊瑤姐,我們今天早上,為劉姐做了氣切的手術!」我的心砰的一跳,驚呼著喊:「氣切!」
劉姐,在影劇圈中,大家都這樣稱呼她,就像稱呼我「瓊瑤姐」一樣。但是她直呼我瓊瑤,因為她堅稱我比她小。她是我的老友,工作夥伴,我的導演,在我的人生和她的人生中,我們彼此都占據著相當大的位置,她的名字是「劉立立」。
第一次見到劉姐,是1976年,我拍電影「我是一片雲」,她是那部電影的副導。我從沒見過嗓門這麽大,活力這麽旺盛,工作能力如此強的「女人」,她給我的印象太深了。到1978年,我跟她說:「妳來幫我當導演,妳行!」她對自己完全沒把握,我堅持說她行!於是,她導了我的「一顆紅豆」,從此開始了她的導演生涯。所以,她常對我說:「妳是我的貴人,妳改變了我的命運!」
我和劉姐就這樣成為工作夥伴,我用「喬野」為筆名,編了許多電影劇本,都是她執導的。我們交換著彼此的感情生活,交換著彼此的心靈秘密,也分享著共同為一部戲催生的喜悅。在電影的極盛時期,我們每次票房破紀錄,就要在我家開香檳,那時工作人員演員和她的另一半----董哥全到齊,笑聲鬧聲驚天動地。當我把電影公司結束,她進了電視圈,把我也拉下水,我們又拍了「幾度夕陽紅」、「煙雨蒙蒙」、「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一連串的電視劇。我和她,就這樣成為一生的知己。
劉姐的感情生活是不可思議的,她年輕時,是風頭人物,是「校花」。董哥是她的學長,都是政工幹校(今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戲劇系的學生。劉姐風頭太健,很多學長追求,大家比賽寫情書給她,打賭誰能追到手。董哥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直到董哥畢業,這些學長誰也沒追到她。
沒多久,董哥結婚了,娶了王玫。當劉姐畢業,進了影劇圈,董哥也進了影劇圈,他們都從「場記」幹起,兩人經過許多曲折,居然電光石火,陷進一場驚天動地的戀愛。但是,此時的董哥已「使君有婦」,兩人只能在外面租了一間房子同居。董哥有才華有能力,是各方爭取的「名副導」,跟劉姐這場戀愛,風風火火,充滿了戲劇性。劉姐性情激烈,曾經為了和董哥爭吵,一刀砍斷自己的胳膊。(那是一本巨大的書,無法細述)
當時,王玫已經生了一個女兒,整天為家務操勞。當王玫知道董哥有了外遇,她沒有吵鬧,沒有爭風吃醋。有一次,董哥到南部的劇組去工作,劉姐在臺北的劇組工作。等到董哥從南部回到臺北,才大吃一驚的發現,王玫不但和劉姐成了最好的朋友,還把劉姐接到家裏,兩個女人說,願意分享一個丈夫!董哥不敢相信,卻喜出望外的接受了這個事實。
從此他們過著三人行的生活。王玫陸續又生了兩個孩子,都把劉姐當成親媽一樣,劉姐對這三個孩子,更是寵愛異常。尤其是小兒子「四海」,幾乎是劉姐抱大的,劉姐愛這兒子到無以復加,連我旁觀的人,也嘆為觀止。劉姐也為了這段愛情,為了尊重王玫,終身不要生孩子,免得孩子們之間會產生問題。
問世間情為何物?我實在不明白。年輕時,沒有人看好他們這種關系,總認為隨時會鬧翻,會弄得不可收拾。但是,他們就這樣恩恩愛愛的生活著,數十年如一日。當年,我也曾私下問劉姐:「妳終身認定董哥了嗎?未來是妳不知道的,會不會再遇到別人?」她斬釘斷鐵的回答我:「絕不可能!我認定他了!」
劉姐當導演,收入比當副導演時,當然好很多。董哥也當導演了,卻沒有劉姐勤快,接戲比較接得少。劉姐把賺的每一分錢,都用在董家。和董哥王玫一起,把孩子一個個拉拔長大。他們這一家人,成了很奇妙的一種「生命共同體」,密不可分。最讓我感動的,是王玫數十年不變的那顆無私、寬宏、包容的心。她不止包容,還深愛著劉姐,感激她為這個家所做的一切!
當劉姐年紀老了,不再能風吹日曬幫我拍戲了。我和她的友誼不變。每年過年前,一定要見一面,談談彼此的生活。三年前,劉姐和董哥來我家,我發現劉姐講話有些口齒不清,走路也歪歪倒倒。董哥才告訴我,劉姐患了遺傳性的一種罕見病「小腦萎縮癥」。我頓時目瞪口呆,我看過一部日本電影,名字叫「一公升的眼淚」,內容就是紀錄一個患了這種病的女孩,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當我嚇住時,反而劉姐安慰我,她說:「我母親有這種病,它會讓人逐漸失去行動能力,逐漸癱瘓,無法說話。但是,它不會影響智慧和生命,我母親發病後,還活了二十年!」董哥在一邊接口:「二十年夠了,這二十年,我和王玫會照顧她!」
那天,看著董哥扶持著劉姐離開我家,我的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我立刻沖到電腦前,去搜尋「小腦萎縮癥」的資料,發現確實像劉姐說的,如果是老年人發作這病,不會影響智力,但是,會逐漸失去所有生活能力。我想到,劉姐是這麽有活力的一個人,怎能忍受逐漸癱瘓的事實?如果失智還好,反正自己都不知道了!假若思想一直清晰,卻連表達能力都沒有,那不是禁錮在自己的軀殼裏了嗎?到那時候,董哥和王玫還有耐心和能力來照顧她嗎?畢竟,董哥和王玫也老了,董哥自己身體也不好。
從那時起,我和王玫就經常通電話,談劉姐的病情。劉姐沒有她說的那麽樂觀,她的病惡化得很快,從發病到不能行走,到說話完全不清,在三年中全部來臨。王玫每天要把她抱上輪椅,抱上床,幫她洗澡,餵她吃飯,推她去外面散步……家裏還有新添的小孫子,可以想像生活多麽艱難。我力勸她請外籍看護來分擔辛苦,如果王玫也倒了,誰來撐持這個家?她聽了我,請到一個很好的印尼看護。
三個月前,王玫告訴我,劉姐因為肺部感染,進了加護病房,現在插管治療,說不定會挨不過去。我難過極了,談到傷心處,不禁哽咽。我當時就要求王玫,如果到了最後時刻,千萬不要給劉姐「氣切」,因為「氣切」會延長生命,卻無法治療這個病,還不如讓她走得幹脆一點。我自己,早就寫好放棄急救的文字,並且交待我的兒子,絕對不可氣切和電擊,時候到了,就讓我平安的走。
因此,當我聽到王玫說,幫劉姐氣切了,我才震懾住。我問為什麽還要氣切?王玫哽咽著說,不舍得啊!插管已經把她的喉嚨都插破了,醫生說,有人八十歲氣切後還救了回來,何況,劉姐還有意識,會用眨眼表示意見,當他們問她要不要氣切時,她皺眉表示不要。但是,王玫問她,妳不想回家嗎?妳不想看兩個孫子嗎?劉姐眨眼了!王玫說:「她還有生存的意誌,她還能愛啊!我們舍不得放棄她呀!」談到這兒,王玫忽然對我說:「我和董哥離婚了!」我驚問:「什麽?」王玫說:「沒敢跟妳講,我們離婚後,十月三日那天,董哥在醫院裏,和劉姐結婚了!總得讓她名正言順當董太太呀!萬一她走了,我兒子才能幫她當孝子,捧她的靈位呀!」
我握著電話筒,久久無法說一語,眼淚在眼眶轉,聲音全部哽在喉嚨口。王玫在電話那頭也沙啞難言,董哥接過了電話,繼續跟我說。整個提議,是兒子四海提出的。因為他要當劉姐名正言順的兒子,為劉姐當「孝子」。結婚以前,他們去病床前,把離婚證書亮給劉姐看,董哥說:「我可以娶妳了!妳要不要嫁我?」劉姐眼睛濕了,眨了眨眼。所以,十月三日那天,醫生和護士們,把病房布置成新房,貼滿了囍字,放滿了汽球,連區公所的職員都到場來見證(因為要辦理結婚戶籍)。大家圍繞著病床,一起唱著「庭院深深」,和其它的電視主題曲。劉姐笑了,她已經很久沒有笑過,但是,她笑了……董哥就這樣娶了和他相愛了四十幾年,現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動的新娘!
我聽著,哭了。我說:「董哥,你生命裏,有這麽偉大的兩個女人,你也沒有白活了!我該不該說恭喜你呢……」我說不出話來,心裏是滿滿的感動和激動。王玫又接過電話,跟我說:「雖然沒照妳的意思做,我們幫她氣切了,未來怎樣,還不知道。如果狀況穩定,兩星期就可以出院,我會把她接回家,有孩子孫子包圍著,她一定比較快樂!今天,我去醫院看了她,我握住她的手,妳知道嗎?她居然回握了我幾下!好像在跟我說什麽!」我心裏一震,想到曾經告訴劉姐,「敲三下,我愛你!」的故事,當時還想拍成電影。我頓時知道了,劉姐在對王玫說:「握三下,我愛妳!」
這是我身邊的故事,這是發生在昨天的故事,從昨天到現在,我一直激動著,想到大家在醫院裏唱「庭院深深」的婚禮,想著我的好友劉姐和她的一家,我什麽事都做不下去。我的眼睛不曾幹過,好想哭。但是,想到劉姐在生命的尾聲,迎來這樣一個婚禮,她一定得到莫大的安慰!她一生付出這麽深的愛,董哥和王玫,也用這麽深的愛來回報她!她也值得了!
我今天無法談新還珠,也無法貼劇照給大家。我的心情無法平復,我要把這個故事即時寫下來,這故事裏不止有愛情,還有我都無法了解的大愛!
為什麽還有人不相信「人間有愛」呢?請大家一起幫我祈禱,讓劉姐能夠早日出院,回到她新婚的家,再享受一段親人的愛!
瓊瑤2010.10.15
《附錄:敲三下我愛你,摘自瓊瑤<不曾失落的日子>》
---Y小編與大家分享這篇文章,其實不是要鼓吹三角戀愛,而是想跟大家從不同角度,來思考愛情這件事。就像大導演吳念真說的,感情這種事你本來就很難去評判誰對誰錯。因為,愛情的面貌,超出我們的想像,超出我們的能力。
不要做“剪蛹的人”
不要做“剪蛹的人”
>
> >
> 曾經有一種說法:
> 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
> 幾天後,
>
> 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
> 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
> 過了幾個小時,
> 他見到裡面的蝴蝶
> 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
> 看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
> 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
> 也沒有辦法出來。
>
>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
> 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
> 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
> 但是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
> 它的身體肥腫,
> 翅膀又細又弱。
>
> 這人繼續觀察 … 蝴蝶 …
> 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
> 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
> 這沒有發生。
>
> 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
> 在地上爬著走。
> 它永遠也不會飛行。
>
> 這個善良的人;
> 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 它必需經過這個過程,
> 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
> 大自然 … 在此 … 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
> 就是蝴蝶從蛹中 … 〝掙扎出來〞;
> 是為著〝預備〞它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
>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需有的。
>
> 如 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
> 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
> 也不會 … 成長。
>
> 所以當你碰到有逼迫或苦難,
> 記得有人正為你禱告,
> 最後你也會明白真理在你身上的計劃。
>
> 在教養孩子時,
> 要小心喔 , 我們很容易就成為那〝剪蛹的人〞!
>
> >
> 曾經有一種說法:
> 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
> 幾天後,
>
> 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
> 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
> 過了幾個小時,
> 他見到裡面的蝴蝶
> 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
> 看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
> 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
> 也沒有辦法出來。
>
>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
> 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
> 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
> 但是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
> 它的身體肥腫,
> 翅膀又細又弱。
>
> 這人繼續觀察 … 蝴蝶 …
> 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
> 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
> 這沒有發生。
>
> 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
> 在地上爬著走。
> 它永遠也不會飛行。
>
> 這個善良的人;
> 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 它必需經過這個過程,
> 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
> 大自然 … 在此 … 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
> 就是蝴蝶從蛹中 … 〝掙扎出來〞;
> 是為著〝預備〞它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
>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需有的。
>
> 如 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
> 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
> 也不會 … 成長。
>
> 所以當你碰到有逼迫或苦難,
> 記得有人正為你禱告,
> 最後你也會明白真理在你身上的計劃。
>
> 在教養孩子時,
> 要小心喔 , 我們很容易就成為那〝剪蛹的人〞!
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
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
每星期五晚上,小吴都开车送太太到火车站搭车,去探生病的妈妈。
十分钟后,小吴妹妹所乘的火车就到站。
他接她回家帮忙他们料理家务。
每逢星期日整个程序正好相反。
小吴妹妹的火车开出十分钟后,他太太才到。
有一晚,他的妹妹刚走,小吴正等着接太太的车,一个站务员慢慢走过来。
他笑容诡异地说:「先生,你真有办法。难道你不怕有一天会被她们逮到吗?」
----------------------------------------------------------------------
和别人相处时,我们都惯于戴上一副「 先入为主」的眼睛,
将别人放进一个「 框框」里,
再用这个框框解释此人的角色与行为他是好人、他是坏人,
他好像有外遇、她很爱占小便宜........
我们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
以致经常偏离事实真相。
也许你也听过这则故事..
有两个女人,坐在同一张桌子喝饮料。
其中一个,把雨伞靠在桌边,
另一个在喝完饮料时,迷迷糊糊的,顺手拿起雨伞就走。
雨伞的主人大声叫说:「喂!妳拿了我的雨伞。」
前面那个女人一脸尴尬,红着脸向对方道歉,
说是忘了自已没带伞,一时误拿。
这件事,让她想起需要买把雨伞,顺便也买一把给孩子,于是她便去买了两把。
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误拿雨伞的女人坐在同一辆公交车上。
那女人注视着那两把雨伞,说:「我看妳今天的成绩还不错嘛!」
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常有一种倾向,
就是把人概分为「 好的」或「 不好的」两部分。
当一个人留给人的印象是「 好的」时,
人们就会把他的言行举止用「 好的」角度去解释,
反之, 如果一个人被归于「 不好的」的印象时,
那么,一切「 不好的」看法都会加在他的身上。
这种现象称之为「 月晕效应」。
意即当人们看到月亮的同时,
周边的光环也会被注意到当一个人的「 印象确立」之后,
人们就会自动「 印象概推」 ( Halo Effect) 将第一印象的认知与对方的言行联想在一起。
「成见」能有多荒谬?
有一名年轻犹太人和老犹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车上。
年轻犹太人问老犹太人说:「 先生,请问现在几点了 ?」
老犹太人却默不作声。
「 对不起! 先生,请问现在几点了 ?」
老犹太人还是不答
「 先生很抱歉打扰您了! 但是我真的想要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你为什么不回答我呢 ?」
老犹太人答道:
「 孩子,下一站就是最后一站了。而我一点都不认识你这个陌生人。
如果我现在回答你,依照犹太人的传统,我就必须邀请你到我家坐。
你长得很英俊,而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
你们俩一定会爱上对方,然后你就会把我的女儿娶走。
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一个连手表都买不起的女婿呢? 」
几乎每一分钟、每一件事,
我们都依凭着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在作判断。
比方,我们常听说(或认为):
「 生意人都很狡猾」、
「 女人都是烂驾驶」、
「 男人都很不卫生」、
「 犹太人都很吝啬」、
「 美国人都很浪漫」 .......等等。
此后我们心中就会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
并用这个「 成见」去解释或评断周遭的人事物。
一对男女若看到一个男人拿把花走在街上,
女的可能会想:「 哦 !他真体贴、好浪漫。 」
男的也许会认为,「 天啊 !我看这家伙完了 」
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国不久,某个早上到公园散步,
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晒太阳,
他心想: 「美国人生活真是悠闲,有钱又懂得享受生活。」
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几个黑人也悠闲地坐在草坪的另一边,
这位先生不禁想到,
「唉!黑人失业的问题还真是严重,这些人大概都在领社会救济金过生活。」
艾斯曾有这么一段妙喻,
当你暗夜走在街上,看见某扇窗亮了一盏灯。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定是母亲为还没有回家的子女在祷告」
也有人会说:「老天,一定有人在偷情。」
哈兹立特有句话:「 偏见是无知的孩子。」
说得一点都不错,
「 人」「 扁」为 偏,
人一旦有了偏见,
就会把「 人」看「 扁」、看「 偏」了。
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你,
你也不完全了解这些人,
既然如此,
我们就不该轻易地去论断他人,
当然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论断。
因为,
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 ,
不是吗?
(轉載自朋友的文章)
每星期五晚上,小吴都开车送太太到火车站搭车,去探生病的妈妈。
十分钟后,小吴妹妹所乘的火车就到站。
他接她回家帮忙他们料理家务。
每逢星期日整个程序正好相反。
小吴妹妹的火车开出十分钟后,他太太才到。
有一晚,他的妹妹刚走,小吴正等着接太太的车,一个站务员慢慢走过来。
他笑容诡异地说:「先生,你真有办法。难道你不怕有一天会被她们逮到吗?」
----------------------------------------------------------------------
和别人相处时,我们都惯于戴上一副「 先入为主」的眼睛,
将别人放进一个「 框框」里,
再用这个框框解释此人的角色与行为他是好人、他是坏人,
他好像有外遇、她很爱占小便宜........
我们甚至把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
以致经常偏离事实真相。
也许你也听过这则故事..
有两个女人,坐在同一张桌子喝饮料。
其中一个,把雨伞靠在桌边,
另一个在喝完饮料时,迷迷糊糊的,顺手拿起雨伞就走。
雨伞的主人大声叫说:「喂!妳拿了我的雨伞。」
前面那个女人一脸尴尬,红着脸向对方道歉,
说是忘了自已没带伞,一时误拿。
这件事,让她想起需要买把雨伞,顺便也买一把给孩子,于是她便去买了两把。
回家的路上,她正巧又跟那位之前被她误拿雨伞的女人坐在同一辆公交车上。
那女人注视着那两把雨伞,说:「我看妳今天的成绩还不错嘛!」
人们在判断别人时常有一种倾向,
就是把人概分为「 好的」或「 不好的」两部分。
当一个人留给人的印象是「 好的」时,
人们就会把他的言行举止用「 好的」角度去解释,
反之, 如果一个人被归于「 不好的」的印象时,
那么,一切「 不好的」看法都会加在他的身上。
这种现象称之为「 月晕效应」。
意即当人们看到月亮的同时,
周边的光环也会被注意到当一个人的「 印象确立」之后,
人们就会自动「 印象概推」 ( Halo Effect) 将第一印象的认知与对方的言行联想在一起。
「成见」能有多荒谬?
有一名年轻犹太人和老犹太人坐在同一列火车上。
年轻犹太人问老犹太人说:「 先生,请问现在几点了 ?」
老犹太人却默不作声。
「 对不起! 先生,请问现在几点了 ?」
老犹太人还是不答
「 先生很抱歉打扰您了! 但是我真的想要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你为什么不回答我呢 ?」
老犹太人答道:
「 孩子,下一站就是最后一站了。而我一点都不认识你这个陌生人。
如果我现在回答你,依照犹太人的传统,我就必须邀请你到我家坐。
你长得很英俊,而我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儿。
你们俩一定会爱上对方,然后你就会把我的女儿娶走。
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一个连手表都买不起的女婿呢? 」
几乎每一分钟、每一件事,
我们都依凭着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在作判断。
比方,我们常听说(或认为):
「 生意人都很狡猾」、
「 女人都是烂驾驶」、
「 男人都很不卫生」、
「 犹太人都很吝啬」、
「 美国人都很浪漫」 .......等等。
此后我们心中就会建立一套刻板的印象,
并用这个「 成见」去解释或评断周遭的人事物。
一对男女若看到一个男人拿把花走在街上,
女的可能会想:「 哦 !他真体贴、好浪漫。 」
男的也许会认为,「 天啊 !我看这家伙完了 」
有一则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位先生初到美国不久,某个早上到公园散步,
看到一些白人坐在草坪上聊天、晒太阳,
他心想: 「美国人生活真是悠闲,有钱又懂得享受生活。」
走了不久,又看到有几个黑人也悠闲地坐在草坪的另一边,
这位先生不禁想到,
「唉!黑人失业的问题还真是严重,这些人大概都在领社会救济金过生活。」
艾斯曾有这么一段妙喻,
当你暗夜走在街上,看见某扇窗亮了一盏灯。
也许有人会说:「这一定是母亲为还没有回家的子女在祷告」
也有人会说:「老天,一定有人在偷情。」
哈兹立特有句话:「 偏见是无知的孩子。」
说得一点都不错,
「 人」「 扁」为 偏,
人一旦有了偏见,
就会把「 人」看「 扁」、看「 偏」了。
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你,
你也不完全了解这些人,
既然如此,
我们就不该轻易地去论断他人,
当然也不必在意别人的论断。
因为,
每个人都可能扣错第一颗扣子 ,
不是吗?
(轉載自朋友的文章)
单亲爸爸 vs 孩子的爱

文:周妤娥 新邦令金
在“儿童心灵成长活动营”,有好几位儿童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位11岁的男童,长得很瘦弱,眼神很忧郁。整个活动的进行,他都很缄默很安静的一个人,即使有其他同学主动跟他说话,也看不见他脸上的笑容。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他是来自单亲爸爸的家,在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画出“家的感觉”,孩子们各有联想,画出的有太阳花、有一颗大树、有铅笔、有蘑菇、有爸爸妈妈、有闪电、有黑漆漆的一片,而这位男童当时画了一个”超人“。大部分的孩子都爱玩闹,画的过程是你笑我的,我笑你的,而他静静的在一边完全不受影响,用心的在画着,当我靠近他的时候,他抬头望着我说:
我们经常看见社会对单亲妈妈所面对问题的关注与照顾,却甚少听见单亲爸爸故事。。。
“老师,我画好了。“
他画了一位超人,一位手举得很高的超人。我问说:
”好厉害的超人,这超人是谁?“
”是爸爸”。
“你觉得爸爸是超人?”
”嗯。。“
”你很喜欢爸爸吗?“
”嗯,我要像爸爸一样“
”所以你也希望你像超人一样咯?“
”嗯,我不要爸爸那么辛苦。。“
”妈妈呢?“
”妈妈走了。。“
”妈妈去了哪里?“
”不知道,不过妈妈有打电话给我“
“你很想妈妈?”
“嗯。。”
“你想妈妈的时候会不会打电话给妈妈呢?”
“我不敢,爸爸会生气。”
“你有跟爸爸聊天吗?”
“我不敢。。爸爸工作很累,会骂人”
”你的手和脚怎么会有伤痕?“
”我不小心跌倒。。“
”那谁照顾你?“
”爷爷奶奶“
”你喜欢他们吗“
这时,他不再说话,只是轻轻的点了一下头。在接下来的其他探索的环节,他都很用心的完成,整个过程,他都很乖,很配合,很谦让,一直小心翼翼,深怕做错事情被骂,他害怕被拒绝,游戏时害怕被团队放弃,在他的身上,看不见有孩童该有的快乐,整个活动结束之后,到家长一对一的咨询与辅导,轮到这男童的爸爸时,他很紧张的坐下,我把孩子所画的画和其他的放在他的面前,也告诉了他整个活动中所探索到关于他孩子的议题,之后,我问了他一句话:
"你是单亲爸爸?孩子很需要你的爱和你的肯定,你有多久没有拥抱你的孩子了?‘
着爸爸红了眼眶说:
“我每天凌晨就要起来骑motor出新加坡工作,很晚才回到家。回到家就会听到爸爸妈妈投诉说这孩子不做功课不吃饭,我听了很生气,就会打他。”
“那你有跟孩子了解为什么不做功课不吃饭呢?,是不是孩子不会做,是不是孩子不舒服而没有胃口?"
" 没有。。。“
”所以你一个星期打孩子多少次?“
”至少都有三次四次."
"孩子都不会反抗?“
”不会,他静静的让我打。。“
”我知道你的婚姻出现了问题,我了解你需要面对一定的压力,可孩子一直很爱你,他把你当作超人一样的仰慕,对你的殴打,他总是默默的承受,从今天的活动中,我们了解到这孩子一直用着自己的方式来爱你,你看见了吗?“
这时候,这位被情绪捆着的爸爸再也忍不住不断用手抹眼泪。。
”如果你想要有好的生活,就必须要做出调整和改变,或许你可以试着走出自己的情绪,用心的跟孩子好好的相处,试着去拥抱孩子。“
他大大力的不断在点头。
临走的时候不断的回头说”谢谢、谢谢你。谢谢‘
这时的我内心也在哭泣,许多人都会关心单亲妈妈的困境,而单亲爸爸内心的感受谁会了解?谁能够陪这些单亲爸爸走出婚姻的阴霾?
來自疾病的訊息~系統排列輔助醫療案例
來自疾病的訊息~系統排列輔助醫療案例
本書獻給家族系統排列工作的療癒潛力,以及獻給醫學領域的每一個人,包括醫師、心理諮商師、順勢療法治療師,以及排列工作的帶領者,同時也獻給那些不認識這個方法的患者,以及對系統排列有興趣的讀者們。本書在開頭已為了那些沒有排列經驗或相關知識的人,簡短地介紹了這個方法的基本知識。若想更深入了解家族系統排列或其他系統排列工作的人,可在書目中找到相關的參考文獻。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那些身體有疾病的人們,為她們描繪出一個關於系統排列中療癒潛在的圖像;在醫學領域上,系統排列的工作是一項新的實用方法,所以,有許多運用層面的方法尚未開發,扔有待探索與發展;例如:在醫院照護工作的具體運用。書中的主要內容專注在系統排列的工作取向,我允許個案說出自己的故事,就像那些排列工作坊中的觀察者一樣,閱讀此書的人意味著要去親身參與患者排列工作的經歷與過程,且以這樣的方式進入家族動力與疾病間相互影響的效應之中,以一種去經驗或連結的心境可以支持他們生命的治療效果。史蒂芬以一種易懂且有條理的方式來敘述系統排列的過程,這使得這本書也適合那些目前正受疾病之苦的讀者閱讀。許多看過本書讀者都表示他們無法停止閱讀,並發覺自己一直在平行比擬書中案例,與自己處理關係與健康問題的過程。許多人會對於和解語句產生呼應,這呼應來自於自己靈魂的迴響。然而,因這意外的「便車之旅」所以有了這意料之外的收獲啊!
Thursday, 1 August 2013
8月静心 十字路口 vs 心的动向

**********************
你在迷茫着吗?
面临着不同的选择,难以决定?
还是,在寻找什么?
无论是感情、事业等等,任何的选择题,“家族系统排列”都能助您一臂之力。赶快来电报名!
日期: 27/8
时间:7pm - 10pm
地点:居銮心之绿洲心灵课室(3楼)
费用:RM 10(人数有限,先到先得)
报名:016-7722784 苏小姐
Monday, 1 July 2013
快乐是成功的燃料

七月份课程
海宁格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坊~~ 快乐是成功的燃料
爱与流动
一场帮助您转化金钱财富信念的能量、增加自信增进人缘的课程!
上课范围:
看见自己与金钱的关系
拥抱父母拥抱金钱
注入正面的能量
擦亮心中的神灯
与匮乏和解走向富饶
跨越障碍走向目标
创造梦想板
个案排列
因为金钱我更幸福
日期:20-21/07/2013(两天一夜)
时间:9:30am – 6:30pm
地点:居銮心之绿心灵课室(三楼)
14,Jln Duku,86000 Kluang,Johor。
报名:016-7722784苏小姐
019-6521146 Ms Chow
Saturday, 29 June 2013
母亲的心脏病——亲爱的妈妈。现在我接受你,包括你的一切。

母亲的心脏病——亲爱的妈妈。现在我接受你,包括你的一切。
(个案患上长期头痛)
这位女士55岁,从孩童时期就饱受头痛之苦,所有的治疗都无效。在系统排列工作坊的过程中,她的头痛变得愈加激烈,到了几乎无法忍受的地步。在休息的时候个案请我陪在她旁边,因为她害怕这样激烈的疼痛会迫使她从排列过程中离开。
令人惊讶的是非常多患者在参加排列团体工作坊时发生头痛。我视之为好的征兆,表示他们被团体其他成员的家族动力所触动,允许爱在灵魂深处启动了;因为受头痛之苦的人,通常会发现他们很难让他们对父母的爱自由流动。
当个案2岁大的时候,母亲心脏病发作,虽然尽管她活下来了,但从那一刻起母亲的心脏问题就成为家族注意力的焦点。孩子们总是听到父亲说:“你们知道妈妈不可以太激动。”当妈妈在一旁的时候,孩子们无法放松并当个孩子就好,他们对母亲的联系遭到了中断。
排列确认了这些动力正在作用中,我请患者为自己、母亲以及她母亲的疾病选择代表。她选择了一位女士代表母亲的疾病,并把她设置在母亲代表身边,双方立刻对彼此微笑;她们彼此拥抱,然后一起看着女儿的代表,女儿非常想要过去母亲的身边,但没有信心踏出第一步。她小心朝那方向踏出小小的几步,但当她一看见母亲疾病的代表,她就再次的退缩。她困在这个当下,往前踏出一步又后退一步。母亲代表看到了女儿的需求,但不觉得自己能够放开疾病向她女儿走去。
此刻,我让患者站在她代表的位置,患者仍然无法看着疾病的代表,即使只是代表,而且走向她母亲的路也不成一直线。我鼓励她,建议她正视母亲双眼并说:“亲爱的妈妈,现在我接受你以及你的一切。”
这个句子表示尊重她母亲的疾病,以及这病所代表的一切,然后个案就可以看着疾病的代表,并朝向两人踏出小步前进。母亲代表伸出手,然后,她们流着泪拥抱彼此,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深受感动。疾病代表因母女之间充满爱的相会感到很高兴,也像是保护的力量般的环抱着两人。个案看着她说:“现在,我可以接受过去了,而你属于过去。”
当个案从拥抱中走出来,我的脑海浮现一个想法,我问她是否是医术。她有些惊讶的表示肯定,然后在一阵沉思之后,她的脸孔亮了起来,笑着说:“但我想现在我终于可以做我一直想要做的事了。”
在这个排列之后,困扰个案数天的头痛立刻消失了。最后,我建议她在止痛药包外面写下“亲爱的妈妈”。
Thursday, 13 June 2013
充满爱与尊重的课程

来临的星期四13/6/20131:30pm~4:30pm有幸到新山宽柔三小与老师们分享如何应用家族排列系统观在学校。
如果老师们都能够带着“爱与尊重”的眼光来看学生,这学生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老师们都能够带着“爱与尊重”的价值观念来对自身的教育工作,这会不会得到更多家长的看重?
这是我第一次将“海宁格家族系统排列”引入学校,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从中得到启发,让教育、让课室、让家长、老师、孩子充满“爱与尊重。
通过”系统观“ 来修正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来修正关系~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希望孩子改变,父母必须先觉察与改变,需要父母配合,老师必须先带着”爱与尊重“来面对家长及孩子。
我热爱”家族系统排列“,家族系统排列已经帮助了许多家庭面对重大的议题而走向和谐,我相信通过分享让参与的人得到启示,参与者的成长就是我的成长。
感谢一切的发生~
Likes & Share 播下一个善念种子,将能够帮助更多的家庭。感恩。谢谢~~
Sunday, 2 June 2013
家族系统排列~~成功的序位工作坊

如果您想要提升金钱与事业的推展!
如果您在事业上想用做出理想的选择!
无论您的金钱与事业现在面对什么问题,
这是一场您决不容错过的活动课程!
通过学习家族系统排列,
转化金钱与生命的力量,
您将可以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觉醒,终身受用!
家族系统排列~~成功的序位工作坊
双亲节唯一一场感恩优惠
费用:原价RM 688(包含4个茶点)
现只需RM 399 (只限首30位,先到先得!)
**团体报名优惠 “5送1”
欲知更多详情,请联络:016-7722784 苏小姐 / 07-7738118 Ann
或电邮至 oasismotivation@gmail.com
Saturday, 1 June 2013
“启动爱 传送爱”
送个自己一把幸福的钥匙~~
唯一用心去爱,幸福才会存在。
海宁格家族系统排列工作坊
“启动爱 传送爱”
一场帮助您启动。唤醒。内在深层爱的力量。
让爱在心中滋长、让爱回归序位、体验生命的富足喜悦与感动的课程!
爱自己就送给自己最贴心的礼物
为自己打造一把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活动中将会让大家体验通过家族系统排列,看见问题的结症以及看见家庭的动力,尊重一切的发生,让生命有好的和解,找回爱的根源,回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生命的力量,唤醒沉睡的爱,让爱再次流动,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海宁格系统排列在世界已经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助人者在学习与运用,超过百万人从中体会受益。参与活动下一位受益者就是你!
详情联络:016-7722784苏小姐 019-6521146 Miss Chow
Sunday, 19 May 2013
让世界充满爱
让世界充满爱~
青运居銮哈芝马南支会
特别在双亲佳节主办回馈社会家族系统排列心灵成长公益活动“爱的序位 感恩之夜”
诚意邀请您与家人朋友的出席,一起把爱带回家~~
活动赞助:心之绿洲 www.facebook.com/oasismotivation
日期:19.5.13
时间:7.00pm-10.00pm
地点:居銮龙城酒店7楼
凭票免费入场
索票出:夏日彩妆-0127136881
恺立丝身心美学-077738118
Saturday, 27 April 2013
四月静心“成功的序位”

谁适合参加:想要面对企业、工作与金钱议题的朋友
企业公司运作出现问题?
公司同事无法契合?
面对事业的选择?
事业遇到瓶颈?
金钱留不住
在充满架构与扩张能量的四月,邀请您一起共同来通过静心、冥想、组织系统排列来探索您与事业及金钱的关系!
活动中通过排列即可了解隐藏的动力,无论是事业或者金钱,让你了解所有的征兆、快速发现系统的失衡点,找出问题的根源,找到出口,走向顺利。
时间日期:
27-4-2013(星期六)7:30pm-10:00pm
场地费:Rm10
报名:07-7738118 Ann
Wednesday, 27 February 2013
三月静心关系和谐

你报名了吗?
如果只有爱。。。。
每一个人都活在关系当中,人的行为也总有个动向,从一个阶段迈向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个动向当中,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朝向幸福的起点!往往当我们愈想走向幸福,幸福愈是离开愈远!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幸福?
三月的公益静心活动将通过“心灵彩绘”与 “家族系统排列”把不为人知、不为人见到动力巧妙的展现出来!
谁适合参加:
想要改善与父母、孩子、伴侣及同事关系的朋友
时间日期:27-3-2013(星期三)7:30pm-10:00pm
场地费:Rm10 (乐捐居銮癌症中心)
报名:07-7738118 Ann
p/s :请自备彩色画笔(木笔或蜡笔)
Subscribe to:
Posts (Atom)